教育局通知:
请各学校围绕以下三个课题,组织广大教师积极撰写论文。
1、发挥文明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2、推进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村镇的实践与思考。
3、襄阳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文化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八月底前将电子稿发到市教育局干部人事科邮箱:532082653@qq.com
注: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请于8月26日前交张琼主任(QQ:443607508)
附件:
“弘扬延安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理论研讨会征文参考选题
(重点撰写单位)
1.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与内在联系(市委党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2.以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研究(市委党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3.推进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村镇的实践与思考(各城区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农委、襄阳军分区)
4.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如何把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研究(市委宣传部、各城区宣传部)
5.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市发改委)
6.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推动机制研究(各城区文明办、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
7.在“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市社科联、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市发改委)
8.襄阳建设廉洁高效政务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行政审批局)
9.襄阳建设民主公正法治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
10.襄阳建设公平诚信市场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食药局、市物价局、市质检局)
11.襄阳建设健康向上人文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委宣传部、各城区宣传部、市文体新广局、市民政局)
12.襄阳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文化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关工委)
13.襄阳建设舒适便利生活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城管局、市建委、市交通局)
14.襄阳建设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信访局)
15.襄阳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市环保局、市林业局)
16.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状、问题、对策分析(市委党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17. 襄阳打造“三支团队(党员干部团队、市民团队、企业家团队)”研究(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经信委、各城区文明办)
18.襄阳建设信用(诚信)城市、爱心城市、道德城市研究(市发改委、市人行、市民政局、各城区文明办)
1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加强襄阳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市文体新广局、市建委)
20.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为民、利民、惠民、靠民、育民机制研究(市人大办、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21.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研究(各城区文明办、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
22.襄阳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的实践与思考(市委宣传部、各城区宣传部)
23.各级各单位主要领导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一岗双责”机制研究(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
24.用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业文化建设研究(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审计局)
25.发挥文明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市政协办、市建委、市交通局、市教育局)
26.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襄阳日报社、襄阳广电局、市政务信息中心、市经信委)
27.襄阳提升市民素质研究(各城区宣传部、各城区文明办)
28.襄阳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机制研究(市总工会、市妇联、各城区文明办)
29.用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襄阳道德群星(市委宣传部、各城区宣传部、各城区文明办、市委党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30.用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襄阳城市精神(市委宣传部、各城区宣传部、各城区文明办、市委党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