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宿舍管理员:为学生营造家的感觉
通讯员 刘世国 见习记者 彭艺唯 2011年11月09日 襄阳日报
11月1日上午9点半,襄阳五中高一男生宿舍。55岁的付玉清和丈夫张英勇,正在吃早饭。早饭是米饭和烧萝卜,都是前一天晚上剩下的,付玉清放在微波炉里热了一下,省去做早饭的时间。其实,每天早上他们都是 6点起床,因为要登记宿舍坏损物品,打扫卫生,运垃圾……总要忙到9、10点才吃早饭。
“师傅,哪几个宿室的电话要修?”宿舍外一阵敲门声。付玉清连忙放下碗,领着维修工人上楼。
电话修好,付玉清端起碗没吃上几口,又有家长过来给学生送药,送鞋子……等她忙完这些,把早饭吃完,记者看了一下时间,40分钟已经过去。“宿舍管理繁琐着呢。”付玉清说着,又拿起扫帚开始扫楼梯,老伴张英勇则开始查宿舍。
宿舍楼呈回字型,共6层,四个方向都有楼梯出口。为了加快速度,记者提议在前面扫,付玉清在后面撮垃圾。
扫了两层,记者发现自己并没帮上什么忙,只是把台阶上的灰尘扫了扫,碰到栏杆缝这样不好扫的地方就绕开了。付玉清跟在后边重扫,扫帚扫不到的就用手抠。
扫到第三层时,碰到正在检查宿舍的张英勇。他说,每天查宿舍卫生都要把扣分点记清楚,当学生们问起时说得一清二楚,这样学生才能信服。但学生们不知道,按照这种方式,一栋宿舍楼查下来,至少要3个小时……
高一(17)班学生庞章昊,提起付玉清、张英勇时一脸的信服,“刚住校那会儿,我们不会叠被子,东西也到处乱放。付老师、张老师就给我们做示范,天冷了提醒我们加衣服,睡觉被子没掖好,还给我们掖被子,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
庞章昊告诉记者,一次晚自习,付玉清看到一名女生在校园里病歪歪地走着,马上上前摸了摸女生的手,感觉一阵冰冷,再问才知道这名女生从中午开始拉肚子,后来上吐下泻,越来越严重。女生想回寝室睡一觉,付玉清不许。她把外套脱下来给女生穿上,给班主任、家长分别打了电话,然后把这名女生送到医院。恰巧女生的舅妈是医生,她告诉付玉清,如果不是及时送到医院女生会有生命危险。
在付玉清、张英勇做宿舍管理员的20多年里,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学生们感念他们,逢年过节总有毕业生回到宿舍,跟他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回不来的学生,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这时的付玉清、张英勇夫妇,完全沉浸在做宿舍管理员的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