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采访我校北京大学实名推荐学生
坚持个性,活出真我本色
——记襄樊五中“准北大生”陈济美

 本报记者钱蓉 姜宗俊 
  襄樊五中高三(29)班女生陈济美,在校长实名推荐资格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准北大生”。
    活着就要活出个性
    班主任李轶说,陈济美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思考,上课时你看她走神,并不是她不专心,而是她太专心要把一个问题想清楚。课余饭后,她总习惯一个人在校园宁静湖畔散步,思考问题。
    刚见面,陈济美得知学校领导和老师不会在旁边“偷听”时高兴地叫起来:“哇,我给你说,我最不愿说假话了!”当我们说出她一个人常常静思的秘密时,她主动爆料,说高二时特叛逆,常常为“人活在这个世上到底是为什么”而苦思冥想。想了一年方才想明白,“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个性,那种左右逢源讨好他人的活法自己做不到!”

    人缘好,有“领袖”气质
    班主任李轶认为,陈济美不光学习好,人缘好,而且集体意识极强,组织能力突出。“她每次休息返校,带水果总是带六份,分给寝室的同伴。她参加校运会,越是挑战极限的,能给班集体带来荣誉的,都积极参与。”
    谈到被推荐,陈济美也认为,虽然同学们成绩都很好,但她的优势更突出,“校内各种活动我都参加,曝光率较高,知名度大点!”
    初中时,陈济美就读于市三十三中。那时成绩虽好,但格外内向胆小,很少上台发言,“有次上台念作文,念得像哭了的样子,惹得同学们嘲笑。”
    上高中后,陈济美决定克服这一缺点,几乎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参加个遍。
    李轶说,只要陈济美带队参加的班级集体比赛,总是能捧回大奖。高三年级主任何清称赞,陈济美在班里属于领袖级人物,身上有种一呼百应的力量。

    爱看名人传记,汲取前行力量
    陈济美说,她爱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分析了国人的性格,不太注重坚持自我,她很认同。她认为,不坚持个性,也就无法创新、创造,如果大家都甘于平庸,谈何为社会做更大贡献?
    陈济美最爱看名人传记,熟读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等书籍。她很佩服白岩松解说亚运开幕式口语化生活化的娓娓道来,讨厌一本正经假大空的说教。正因为看到了很多名人坚持自己个性活出真我本色,所以增加了按自己个性发展的信心。
    对她而言,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妙的事物,有很多新鲜好玩的东西,值得她去探索、尝试。

    上北大,最想做的三件事
    高一的第一堂课,班主任李轶让学生谈各自的理想,陈济美不等他说完首先举手大声说:“我将来就要上北大!”
    此后,陈济美一直以此为目标。她认为,在北大这所著名的学府里,有很多很多她崇拜的思想大师,她要能亲身感受他们的智慧。
    说起未来的北大生活,陈济美“贪心”地说出“三想”:想将图书馆里所有想读的书都读一遍;想将所有感兴趣的课都修完;想将所有想学的技能都学会。
    “如果你想做成什么事,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能力,所以我现在就通过努力学习来培养这些能力。”陈济美说。

 

 
Baidu
map